三三言情

繁体版 简体版
三三言情 > 唐奇谭 > 第一千四百五十章

第一千四百五十章

崖州\/珠崖府的治所珠崖城(今海南省海口附近),既是南海公室起家的首府,如今事实上的陪都之一,也是一府十州的第一大城。\c¢u?i~w_e·i^j+u!.^i`n~f?o~因此,虽然久无外患之下,为了公室的体面与威仪,内外罗城、子城和居城,同样被修的既高且厚。

因此,当来自广府的讨伐军,长驱直入抵达城下时,要面对的是,方圆十八里的外郭,以及外围环绕的两三丈宽护城河;还有被裹挟、驱使在城中,约十余万口士民百姓、藩臣官属。甚至没法对城池进行合围,勉强封住十一座城门。

而后,讨击使颜克武也未急于攻城,而是一边在城下构筑营垒,一边命人轮番靠近城墙,昼夜不休的喊话,宣布叛乱者的种种罪迹,令忠于公室的臣民勿受蒙蔽。立刻开城执送叛党为首功,及时醒悟器械出城,亦是不受追究和深责。

毕竟,根据一路俘获的供认;这次叛乱时间虽短,但镇防岛内的五个军府,还有以备有事的临高军,却都因此发生了内讧和变乱;其中一部分都汇聚到珠崖城。又有二三十家的藩属、世臣,带着藩兵、部曲,响应了韦氏大妃的号召。

此外,在城内还有守卫宗庙、行苑的卫士,同样也投入了韦氏大妃,及其称制的伪公室麾下。而当初韦氏大妃抵达时,还有一大批的臣属和侍从;协助她掌握了局面。再加上本地的团结兵,抛去外围击破的,如今城内尤有剩兵万余。

作为公室最早经营的聚集地;在珠崖城内,除了公室最早的宗庙、宫苑之外,还有诸多公室成员的宅邸、亲眷和部属;广府高官显贵\/诸侯藩属们的别业、园林。大小市集和大量仓禀,不同风格的街区和坊市。虽说战火一起难以苟全。

但若是能够尽量保全下来,那对于战后的论功行赏,还是多少有所裨益的。:¢3@%28μ=`看·?)书/3-网? ??更?e新ˉ最¤/全?这毕竟是在公室的领地上作战,不比那些远国异域的番邦外属;不幸打烂了也就打烂,只要能够毕师其功就好。虽然有嗣君当面鼓励,并给予了他行事权宜。

但在枢密南院清闲下来的这几年,颜克武又怎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呢?也许,他在外域杀出来的一点名声,在那些异族、藩属面前,或许有些用处;但在这显贵遍地走,诸侯门下多如狗的广府,也就是公室诸多将帅中,泯然而众的一员。

也许在他稳定了海南大岛的局面之后,就会有来自广府的亲贵子弟、公室重臣,或是诸侯藩家的选人,填充军中以为阵前效力;乃至有人拿着公室的委状,空降到所有人头上,暂时取代他的阵前领军位置,以获取最终的荣耀和功业。

他甚至早就对此做好心理准备,并且暗自交代过,身边亲近的将校部曲,避免到时候徒多生事。因为,他也相信以嗣君的格局和心怀,在事后自然会在其他地方,有所变相补偿和赏赐;前提是,他得稳住军中的大好局面,安然过度。

相比之下,那位东海少君突然带人离营,暂时去寻求自己的“缘法”;反而是当下最无关紧要的插曲,倒令他如释重负的暗自松了一口气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这位神通广大的东海少君,既是潜在的凭仗,也是军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。

因为身为观军容使\/监军,他根本不用顾虑他人的想法,也有足够的实力贯彻自己的想法和意愿。但对急于在平叛过程中,建功立业的将士们而言,就有些尴尬和无奈了。总不能老是让这位在关键时刻出手,把大多数将士本职代劳了。

偏偏,身为统将的颜克武还不能拒绝,只能隐晦的建议和暗示之;规谏对方千万要保重尊体,作为坐镇军中的核心和关键底牌,莫要再屈尊吁贵的轻易出手;以免露了底。?c¨h`a_n~g′k′s¢.+c~o/m_也好给自己麾下的平叛儿郎们,些许阵前表现和立功的机会。

但在另一方面,他有不敢真的将这位贵人,彻底的甩脱在自己的视线之外;不然的话,别说万一有什么意外和变故;一旦公室派来的人追问起来,他同样也有相应的干系。所以,他同样卑言厚辞的请求在三,将自己的亲兵分队相随。

虽然,不可能真的约束和管制,这位遮奢贵人的行事;但至少可以时不时的确认,他所在的方位和去向,以备万一而已。因此,在这些满身疤痕亲兵的领头之下,成群结队士兵撞破、砸开,闯入那些紧闭的馆墅、庄园和园林、别业。

将其中可能残余叛乱嫌疑的人家,不分男女老幼的拉扯、拖曳出来;聚集在临时建立的看守营地中,等候更进一步的甄别和分流;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