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统还乖呢。而且美国人有钱,这两年咱们多亏承接美军的合同,这才有这么多资产。”
“国家如此,我也就发发牢骚,不说了,赚钱赚钱,赚钱最大。”说到自己的家务事,郑周永也回到了现实。“我们46年创建现代汽车工业社,干了4年,还是个修车铺子。美国人来打仗,两年不到我们的修车铺子变成了8家汽修厂。而且因为你这边的关系,现代土建社建起来了,一开张就开始赚钱。我想啊,咱们应该把这几个会社统一起来,
做成一个大的公司,把所有的业务都包括在内,里面的分公司互相调配资金和人才,这样才能越做越大。”
“我看可以。大公司的名字起个什么呢,现代工业社?”
“就叫现代集团吧。说不定以后我们也不只是做工业呢,商业,运输,银行,什么行业赚钱,我们就往里面插一杠子。”
……
“当前,国内大规模剿匪作战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,抗美援朝战争,我志愿军击退了联合国军,给予其沉重打击,战争已转入阵地防御作战阶段,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形势,故决定于1953年1月起,再次对人民解放军进行大规模精简整编,以提高军队的质量,支援国家经济恢复工作。”
“中央军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编部队、加强国防力量的指示,于1952年12月制订了《第二次军事整编计划》,在两年内将军队总人数从450万,分期分批精减为320万,共精简130万人。”
主席、总司令签署执行的《第二次军事整编计划》下发后,《解-放-军报》先在军内进行宣传报道,接着《人民日报》也在头版发表文章,略去了精确的部队番号和时间表,但很明确地告诉全国人民解放军要裁军的消息以及大概的裁军目标。
这既是台湾战役放出的烟雾弹之一,也是我军正规化和现代化必须要做的事。
受到第三和第四次战役的刺激,我军对朝鲜战场极度重视,1950年5月的裁军计划不但没执行完全,反而又组建了不少新的部队。1951年6月,解-放-军的总员额达到627万人,超过了解放战争时期解-放-军人数的最高记录。但第五次战役的胜利和随后双方战线逐渐稳定下来,中央确认了美军在朝鲜也就那样,不但不可能重新打到中朝边境,甚至也不可能对我志愿军构成什么歼灭性打击。因此1951年底,主席和总司令就签署了(第一次)军事整编计划,将627万的军队总人数裁到450万。这其中约有100万是刚报到的新兵或者重建/充实起来没多久的新部队。
第三次裁军,裁撤的部队优先地方部队、非野战兵团的独立师独立团,主席和总司令一声令下,几十万地方部队的指战员复原。
野战部队方面,全军共缩减3个兵团、19个军、73个师。集体转业了40个师,其中有12个师、21万部队分别转入铁路、水利、林业、建筑等环境条件艰苦的岗位。有19个师的部队编为农垦部队,其中新疆军区就占一半左右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架子这个时候已经成型,就等正式挂牌成立了。
《人民日报》头版文章发表后,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。大家看到这篇文,首先想到的是“朝鲜战场看来是没问题了”,然后想到的是“和美国人的停战谈判估计很快要出结果”,总之抗美援朝应该是接近尾声,国内外的和平环境应该不远了。
……
“艾克,中国人上周高调宣布,他们要把军队从450万裁军到320万。”
艾森豪威尔从美国飞到东京,再从东京飞到釜山,时间已是1952年的12月底。在去住处的路上,(已内定的)总统幕僚长谢尔曼·亚当斯向他报告这个消息。
“确实吗?”艾森豪威尔问了一句。
“确信无疑。”亚当斯说,“中国的各大报纸都在刊登、转载和讨论。据我所知,中国在卷入朝鲜战争后,军队人数曾经超过600万人,现在他们的目标是裁减一半的军队。”
“我之前就猜到中国无意继续扩大在朝鲜的战争,甚至无意将朝鲜现在的这种战争无限地延续下去。”艾森豪威尔说,“朝鲜的停战谈判是很有希望的,它一定可以达成目标,只要我们各自克服一些困难。”
……
华川,熔岩里。
“对于非武装区,可以由多国的军事人员组成一支军事观察员部队,进驻非武装区,负责停战协议的执行、监督两军从交战区后撤,并在战后保证非武装区的中立地位。”南日说,“但我方反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