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太拆来看了,又咯了血,你快回去看看吧。”
“什么?”泉瞳玥闻言,哪里还敢耽搁,自去同山长告了假,雇了辆马车就急匆匆下山往怀府赶。
第99章 钱庄逢故人
马车上, 泉瞳玥的柔荑平放在膝上,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的两个角,她有些担心地看着莲儿:“莲儿, 姑母的身体越发不好了,我最近总是不安, 表哥那边,也不知具体是个什么情形, 我……”
“姑娘, 你急也没甚大用,府上是个什么光景,你也知道,一切还是等回去了再说吧。”莲儿柔声安慰道。
这两年,莲儿一直陪着泉瞳玥,姑娘的心酸, 她又如何不知?
等马车驶入永乐城, 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, 约莫又行了一个时辰,方才到了怀府。
马车将将在角门停稳, 就有仆妇挑着灯笼迎了出来, 泉瞳玥一手扶着幕篱, 一手提着裙角,踩着锦凳,款款走了下来。
在无人知晓的地方,墙角的阴影处, 还立着一道高大颀长的身影。
那人只一瞬不瞬地望着泉瞳玥的背影,良久不动,直到那纤丽的人儿看不见了,还痴痴地凝望着,舍不得收回目光。
他已经整整两年没有回来这里了,近日因着军务上的事儿,正巧要回永乐城一趟,他将将把事儿交办完,却没管得住自个儿的脚,跑来看一看她。
这厢正看着,不由得又蹙起了剑眉:本就是薄纸片一般,风一吹都能跟着飘走的人物,现在瞧着,好像更又清减了些,这两年,她究竟有没有好好儿吃饭?
而一无所觉的泉瞳玥,被仆妇簇拥着,往正院行去。
却说泉氏拿了怀景彦托人送回来的家书,仔细翻看了几遍,虽说彦京不似玥儿那般娇弱,可毕竟也是身上掉下来的ròu,正所谓:儿行千里母担忧,西北环境又是那样恶劣,她又如何能不担心?
泉氏原本就是生了重病的人,如今心里又添了一桩事儿,每每躺在床上,辗转反侧,夜不能寐,总没个安生的时候。
这天到了早上,泉氏的头就沉甸甸地抬不起来了,众人不料,大太太又病了起来,这一躺,一连两日都不能起榻。
泉瞳玥一边走,一边听着仆妇们的描述,颦着眉头走了进来,她挑了个绣墩坐下,马上就拿出自己随身的小药箱子来,从中拈了七枚大小长短一致的银针,在烛火上燎了燎,再以梅花针法,使用丛针,准确、均匀地或浅刺或重刺在泉氏的耳穴上。
不多时,泉氏觉得自个儿的头部轻了许多,眼前重影渐渐散去,这才拥被坐起身来。
泉瞳玥又喂她服了药,这才问道:“姑母,表哥的信上,都写了些什么?让你急的又病倒了?”
泉氏叹了口气,这才将信里的内容与她说了:
原来五月初的时候,西北又遭了风灾,这次的沙暴比以往都要利害,戍边的老百姓们失去了田地与宅子,浩劫过后,日子变得更加艰难了。
其后当今圣上也拨来了二十万石粮草,可也解决不了燃眉之急,老百姓们流离失所,难以为继。万般为难之下,只好求助家中,筹措出些银两来,救济那些可怜的百姓。
末尾处,怀景彦还特意提了,就算有些个府里用不上的旧衣物,也可捐来西北。
这救助灾民,乃是义举,泉瞳玥也决定要帮上一帮,这时,泉氏又拉住了她的手道:“玥儿,因着姑母身子不爽利,如今府上的中馈,我已经交由弟妹来打理了,你也知道她那个人,只怕彦京这事儿,她并不会愿意出多少银子来支持……”
虽然大家都不在明面儿上说,可是自从二太太文氏主持中馈后,府中用度比从前大了许多。这次捐助灾民的事儿,老太爷,大老爷和二老爷、三老爷都是同意的,毕竟将来景彦回来了,这也是他在沙洲的政绩,可二太太掌着家,嘴上虽然说的好听,账房的银子却迟迟拨不出来。
泉氏握拳拢在嘴边,咳了几声,待缓过来了,这才又道“玥儿,你办事儿,我素来放心,你明日拿上我的印信,去钱庄取钱的时候,顺道替我将箱笼里头的首饰拿去变卖一些,反正我如今这副样子,也用不上那些个好东西了。”
“姑母就放心吧,玥儿省得的。”姑母是个固执的人,泉瞳玥自然不会忤了她意,待丫鬟开了箱笼,泉瞳玥随便挑了两套泉氏并不怎么常用的头面,放在匣子里带了出去。
回到名卉院,泉瞳玥又去开自己的箱笼,虽然逝去的母亲留给她的东西并不多,只是如今沙洲百姓艰难困苦